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蓝桉叶中精油的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
卢锟;周汉军;唐静;龚吉军
期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年10(13):4358-4364 ISSN:2095-0381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04;[卢锟; 唐静; 龚吉军; 周汉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水蒸气蒸馏;超声辅助;蓝桉叶;精油;抗菌活性
摘要:
目的 初步探明蓝桉叶精油最佳提取工艺及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蓝桉叶精油得率与其抗菌活性的差异性.方法 以桉叶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桉叶油最佳提取工艺.并检验正交试验各组合桉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黑曲霉的抑菌效果.结果 桉叶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g/mL),超声时间25 min,超声功率200 W,蒸馏时间5 h,桉叶油得率为1.51%.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工艺所得桉叶油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而言,料液比1:6(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80 W,蒸馏时间5 h时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92±0.20)mm(n=3)和(10.25±0.35)mm(n=3),对应的桉叶油得率为1.28%;对黑曲霉而言,料液比1:7(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00 W,蒸馏时间7 h时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2.25±0.29)mm(n=3),对应的桉叶油得率为1.38%.结论 精油得率与其抑菌活性无相关性,针对不同的目标微生物需要单独优化提取工艺来获得相应的微生物抑菌剂.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形势下高校《发酵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
王青云;林亲录;周文化;龚吉军;郑仕宏
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3):99-100 ISSN:1674-9324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王青云; 郑仕宏; 龚吉军; 周文化; 林亲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新形势;《发酵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
《发酵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专业学生所学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就对新形势下《发酵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在具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革发展路径.
语种:
中文
展开
以培养目标达成度为导向的食品营养学课程设计
作者:
曹清明;周文化;林亲录;龚吉军
期刊: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8(7):139-141 ISSN:1673-2219
作者机构:
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龚吉军; 周文化; 曹清明; 林亲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指标点;培着目标;达成度;食品营养学
摘要:
论文围绕工程教育认证的需要,进行了基于培养目标达成度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教设计。在分析专业毕业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食品营养学课程毕业要求指标点;研究了以培养目标达成度为导向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以便有效的提高食品营养学的教学质量。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HiCapt Benzo固相萃取前处理的HPLC- FLD法检测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
作者:
李圣陶;龚吉军;吴敏;唐静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37(8):77-80 ISSN:1002-0306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10004;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学研究院, 福建, 厦门, 361026;[李圣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龚吉军; 唐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10004
关键词:
油茶籽油;苯并(a)芘;液相色谱;固相萃取;检测
摘要: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HiCapt Benzo固相萃取快速前处理的,更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以用于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的检测。油茶籽油样品以正己烷溶解后,用HiCapt Benzo专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检测条件为: LC-PAHs专用色谱柱;50%乙腈-50%水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荧光检测器;外标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苯并(a)芘标准曲线在0.1~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2=0.9993);检测限很低(0.0213~0.0246 μg/kg)。该法用于4个油茶籽油样品加标检测,回收率为93.06%~104.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2%~3.98%。本文所建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带荧光检测器)法前处理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是油茶籽油苯并(a)芘高效检测的适宜方法。
语种:
中文
展开
肉桂与桉叶复合精油处理对“夏黑”葡萄保鲜质量的影响
作者:
王挥;龚吉军;唐静;周汉军;毛雪琳
期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年(09):3703-3709 ISSN:2095-0381
作者机构:
1. 国家林业局生物乙醇研究中心;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葡萄;大叶桉叶精油;肉桂精油;天然保鲜剂
摘要:
目的探明肉桂与大叶桉叶复合精油对"夏黑"葡萄的保鲜效果。方法在常温条件下,以腐烂率为指标,对单一桉叶精油、单一肉桂精油的适宜浓度及二者复合的适宜比例进行筛选。在(1±0.5)℃下,以腐烂率、脱粒率、呼吸强度、果梗干褐指数、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Vc含量和感官品质为指标,对复合精油在"夏黑"葡萄上的保鲜效果进行了探索。结果单一桉叶精油和单一肉桂精油的最佳浓度分别为8.5 mL/L和7.5 mL/L;与单一精油处理相比,桉叶精油与肉桂精油按1:2(V:V)复合后的保鲜效果要明显好于单一精油。贮藏至第60 d,处理组的腐烂率、脱粒率、呼吸强度和果梗干褐指数分别比对照组低61.5%、71.3%、42.7%和78.8%,处理组的TSS、TA、Vc含量和感官评分分别比对照组高26.8%、29.8%、72.5%和33.2%。与对照相比,复合精油处理显著减少了采后葡萄的腐烂损失与脱粒,降低了呼吸强度,延缓了葡萄果肉中TSS、TA、Vc含量的下降速率和果梗的干褐进程,对感官品质的保持亦有良好的效果。结论肉桂与大叶桉叶复合精油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夏黑"葡萄天然保鲜剂。
语种:
中文
展开
蓝桉叶精油对砂糖橘的保鲜效果
作者:
周汉军;王挥;龚吉军;唐静;唐雅珂;...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37(10):347-350,355 ISSN:1002-0306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国家林业局生物乙醇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湖南省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10004;[周汉军; 唐静; 唐雅珂; 毛雪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王挥] 国家林业局生物乙醇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4
关键词:
砂糖橘;蓝桉叶;精油;天然保鲜剂
摘要:
旨在探明蓝桉叶精油对耐藏性较差的砂糖橘的保鲜效果。采用0.25%、0.50%、0.75%和1.00%四种浓度蓝桉叶精油乳液浸泡砂糖橘60 s,在常温下贮藏,定期进行检测,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及好果率对保鲜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蓝桉叶精油处理可显著降低采后砂糖橘的呼吸强度,有效延缓砂糖橘果肉中总糖、V_C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下降速率,明显减少砂糖橘的腐烂损失,有效提高其果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四种不同浓度蓝桉叶精油处理相比,0.75%处理组的保鲜效果要明显好于其它处理组,而1.00%处理组可能存在轻微药害。研究结果提示,蓝桉叶精油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潜力的砂糖橘天然保鲜剂。
语种:
中文
展开
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溯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
李圣陶;龚吉军;吴敏;唐静;卢锟
期刊:
中国粮油学报 ,2016年31(8):84-89,94 ISSN:1003-0174
通讯作者:
Gong, J.
作者机构: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Rice and Byproducts Processing, Changsha, 410004, China;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吴敏] Institute, Xiame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Xiamen, 361026, China;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Beihai City, Beihai, 536000, China;[李圣陶]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Rice and Byproducts Processing, Changsha, 410004, China<&wdkj&>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wdkj&>Quality Inspect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Beihai City, Beihai, 536000, China
通讯机构: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Rice and Byproducts Processing, Changsha, China
关键词:
油茶籽油;苯并[a]芘;液相色谱-固相萃取;溯源;控制技术
摘要:
为了探明油荼籽油中苯并[a]芘的来源,研究了原料来源、干燥方式、烘烤温度与时间、制油方式等因素对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考察了油茶籽油在精炼过程从脱胶、脱酸、脱色至脱臭过程中苯并[a]芘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制油方式、烘烤工艺与油脂精炼是油荼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压榨法相比,浸提法制得的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当温度在90~150 ℃、时间为0.5 ~ 3 h时,随着烘烤温度升高与时间延长,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持续增加,因此,在保证油茶籽油品质与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烘烤时间并降低烘烤温度。油茶籽油精炼中的脱色能有效脱除油茶籽油中的苯并[α]芘,温度为120 ℃,用6%的白土脱色20 min,油茶籽油中的苯并[a]芘从脱色前的3.757 0 μg/kg降至0.265 4 μg/kg,脱除率达到93.08%。
语种:
中文
展开
不同发酵剂与发酵条件对鲊鱼生物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
张潇;龚吉军;唐静;周汉军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2016年37(4):205-210 ISSN:1002-0306
作者机构:
[张潇; 龚吉军; 唐静; 周汉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关键词:
鲊鱼;接种发酵;生物胺;有害菌;安全性
摘要:
旨在探明不同发酵剂和发酵条件对鲊鱼(一种发酵草鱼)生物安全性的影响。以不同的菌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Pp)、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Sx)、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为发酵剂,按1:1:1(v/v/v)进行混合(Lp+Sx+Sc、Lp+Pp+Sc、Sx+Pp+Sc),控制不同的发酵条件,定期测定有害微生物和生物胺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自然发酵(NF),接种发酵(IF)对鲊鱼中有害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前者(p<0.01);与NF相比,IF能有效控制生物胺的积累,差异极显著(p<0.01),3种混合发酵剂中,Lp+Sx+Sc对生物胺形成的抑制效果最好(p<0.05);以20%(m/m)KCl替代NaCl,对生物胺形成的抑制效果均显著提高(p<0.05),最佳复合盐添加量为2.4% NaCl+0.6% KCl;从对生物胺控制和生产效率的角度综合考量,发酵温度以20 ℃较适宜;综合对味感的要求与对生物胺控制的需要,混合糖添加量以5.0%为佳;在上述最佳条件下接种发酵50 d, 既可使鲊鱼总生物胺含量控制在较低水平(43.50 mg/kg),又能获得优良发酵风味和感官品质。研究结果提示,采用优良混合发酵剂并控制适宜发酵条件,有利于保证鲊鱼产品的生物安全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食品发酵工艺学实验》综合性创新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作者:
王青云;林亲录;周文化;郑仕宏;龚吉军
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9):97-98 ISSN:1674-9324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王青云; 龚吉军; 郑仕宏; 周文化; 林亲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食品发酵工艺学;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方案
摘要:
为提高《食品发酵工艺学实验》课程实践的教学效果,从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实验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实验成绩的考核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综合设计创新性实践教学方案。该方案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中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被动实践"等弊端,使学生在全面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操作的同时,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
语种:
中文
展开
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对鲊鱼品质的影响
作者:
张潇;唐静;龚吉军;周汉军
期刊:
农产品加工 ,2015年(12):1-5 ISSN:1671-9646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张潇; 唐静; 龚吉军; 周汉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鲊鱼;混合发酵剂;自然发酵;接种发酵;品质
摘要:
以脱水草鱼块和米粉为主料,以糖、食盐、辣椒粉、红曲色素、紫苏粉等为辅料,以主要微生物数量、可滴定酸(TA)、游离氨基酸(FAA)、多肽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过氧化物值(POV)和感官品质为指标,对比研究在50d发酵期间混合发酵剂接种发酵(IF) (20℃)和自然发酵(NF)鲊鱼品质的差异,旨在探明NF与IF对鲊鱼(一种发酵草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IF鲊鱼中的有益菌(如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和酿酒酵母)数量显著高于NF鲜鱼(p<0.05),IF鲊鱼比NF鲊鱼提前10d使鲊鱼中肠杆菌和假单胞菌的数量降至1(log CFU/g)以下;IF鲊鱼的可滴定酸、游离氨基酸、多肽的含量及感官评分显著高于NF鲊鱼(p<0.05);而对于TVB-N值和POV值,IF鲊鱼的含量要显著低于NF (p<0.05).研究结果显示,与NF相比,采用IF能使鲊鱼的品质明显提高.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旋光法的原料乳中乳糖掺伪鉴别技术研究
作者:
郑向华;杨自洁;龚吉军;张青燕;邓放明;...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2015年36(6):75-77,89 ISSN:1002-0306
作者机构:
[郑向华]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学研究院;[杨自洁; 龚吉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青燕; 肖莲荣] 湖南亚华乳业有限公司;[邓放明]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原料乳;乳糖;旋光法;掺伪检测
摘要:
旨在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原料乳乳糖掺伪鉴别方法。以三氯乙酸为沉淀剂进行前处理,借助旋光仪,在589.30~589.44nm下,测定标准乳糖溶液的旋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建立了一种基于标准曲线的原料乳乳糖掺伪定量鉴别法。所得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3,平均回收率达9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7%。与莱因-埃农氏法进行比对实验,结果无差异,但更快捷,成本更低。研究结果提示,本文所建方法实用、可靠。
语种:
中文
展开
安化产野葛营养全粉的研制
作者:
王立梅;龚吉军
期刊: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1):62-67 ISSN:1005-6521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龚吉军] 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王立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野葛;总色差;碘蓝值;营养全粉
摘要:
湖南安化的野葛资源丰富,质量虽好,但利用不足,优质资源浪费严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护色剂,最佳的护色时间、护色温度以及蒸煮时间。安化野葛切片-热风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抗坏血酸0.35%,柠檬酸0.35%,偏重亚硫酸钠0.2%;护色时间45 min;蒸煮时间24 min;烘干温度55℃。安化产野葛全粉的葛根总黄酮含量达到7 989.61 mg/kg,高于文献报道的数据。安化产野葛全粉营养丰富,品质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语种:
中文
展开
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原料乳中碳水化合物掺伪
作者:
郑向华;杨自洁;张青燕;龚吉军;肖莲荣;...
期刊: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年(10):70-73 ISSN:1005-6521
作者机构:
[郑向华]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学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青燕; 肖莲荣] 湖南亚华乳业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杨自洁; 龚吉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原料乳;碳水化合物;掺伪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
以Hypersil氨基柱为分离柱,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建立了用于同时鉴别原料乳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乳糖掺伪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在0.5 mg/m L~20 mg/m 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用于果糖、葡萄糖、蔗糖和乳糖掺伪鉴别的精密度分别为2.100%、1.500%、1.680%和2.975%,回收率分别为101.0%、100.0%、99.3%、99.3%,检出限分别0.21、0.25、0.22、0.20 mg/m L。此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原料乳中此4种碳水化合物的掺伪检测。
语种:
中文
展开
脱色对化妆品用冷榨茶油品质的影响
作者:
王挥;杨晓雯;龚吉军;杨迎洁;张娜娜;...
期刊:
中国粮油学报 ,2015年30(10):74-77 and 89 ISSN:1003-0174
通讯作者:
Gong, Jijun
作者机构:
[王挥] Bioethanol Research Center,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China;[龚吉军] Key Laboratory of Cultivation and Protection for Non-Wood Forest Tre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sha, China;[龚吉军]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Rice and Byproducts Processing, Changsha, China;[龚吉军; 杨晓雯; 张娜娜; 杨迎洁; 章颖逸; 唐静]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UFT, Changsha, China
通讯机构: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UFT, Changsha, China
关键词:
脱色;冷榨;茶油;无色化妆品用油
摘要:
为了探明脱色对冷榨茶油品质的影响,以冷榨(≤65 ℃)毛茶油为原料,采用竹炭/活性白土复合脱色剂脱色,测定脱色前后茶油的理化指标、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感官品质以及流变学性能。本研究采用的脱色工艺能使冷榨茶油达到无色状态(YORO),经脱色后,其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降至0.05 mg. g~(-1)和0.52 mmol. kg~(-1),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除类胡萝卜素以外,脱色对茶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均无明显影响;脱色后,冷榨茶油的风味值仅为0.3分,接近无味状态;而且,脱色也未改变冷榨茶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此外,脱色对茶油的流变学性能亦无明显影响。脱色处理不仅能使冷榨茶油满足化妆品用油无色、无味的要求,且不会破坏茶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还能提高其保存性能,并对冷榨茶油的其他重要品质特性无负面影响。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冷榨毛茶油制备无色化妆品用油脱色工艺研究
作者:
王挥;杨晓雯;龚吉军;杨迎洁;张娜娜;...
期刊:
中国粮油学报 ,2015年30(7):58-63 ISSN:1003-0174
通讯作者:
Gong, Jijun
作者机构:
[王挥] Ministry of Forestry Bioethanol Research Center, Changsha, China;[龚吉军] Key Laboratory of Cultivation and Protection for Non-Wood Forest Tre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sha, China;[龚吉军]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Rice and Byproducts Processing, Changsha, China;[龚吉军; 杨晓雯; 张娜娜; 杨迎洁; 章颖逸; 唐静]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UFT, Changsha, China
通讯机构: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UFT, Changsha, China
关键词:
竹炭/活性白土;复合脱色剂;冷榨;毛茶油;无色化妆品用油
摘要:
以冷榨(≤65 ℃)毛茶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无色化妆品用茶油的脱色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复合脱色剂用量为3. 5 % (m/m),竹炭和活性白土的比例为2 : 1 (m/m),温度为60 ℃,时间为30 min,最大脱色率达(98.2 ±0. 1)%(n=4),其中复合脱色剂添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常温见光与常温不见光条件下,在存放后期会轻度返色,但在低温见光与低温不见光条件下,无色冷榨茶油的色泽值在整个试验期(90 d)没有变化(Y0R0)。与文献报道的化妆品用茶油和医用茶油相比,本研究制得的无色冷榨茶油样品品质更佳。所建立工艺的脱色效率高,且在低温下进行,可最大限度保护冷榨茶油中生物活性成分免遭破坏。为保证无色冷榨茶油品质的稳定,应低温避光保存。所制得无色冷榨茶油是制备护肤美容品的极佳原料。
语种:
中文
展开
果蔬天然保鲜剂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
周汉军;龚吉军;王挥;杨涛;唐静;...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2014年35(22):376-382 ISSN:1002-0306
作者机构:
[周汉军; 龚吉军; 杨涛; 唐静; 黄卫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王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果蔬;天然保鲜剂;研究;现状;进展
摘要:
果蔬采后具易腐性,而目前通用的化学保鲜剂均具一定毒性,故天然无毒保鲜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详述了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三种不同来源天然果蔬保鲜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果蔬天然保鲜剂研究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语种:
中文
展开
植物源ACE抑制肽研究进展
作者:
郭显荣;黄卫文;龚吉军;王挥;李忠海
期刊:
经济林研究 ,2014年32(4):192-196 ISSN:1003-8981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李忠海; 黄卫文; 龚吉军; 郭显荣; 王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油茶粕;综述
摘要:
一些来源于植物的蛋白酶解活性肽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综述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ACEI)降血压机理、植物源ACEI的制备及其降血压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油茶粕ACEI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语种:
中文
展开
油茶粕多肽对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
龚吉军;黄卫文;钟海雁;李忠海;王挥;...
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2013年13(12):21-27 ISSN:1009-7848
通讯作者:
Gong, J.
作者机构:
[龚吉军; 钟海雁; 卢锟; 黄卫文; 唐静; 王挥; 李忠海]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Rice and Byproducts Processing, Changsha 410004, China;[龚吉军; 钟海雁; 卢锟; 黄卫文; 唐静; 王挥; 李忠海]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SUFT, Changsha 410004, China
通讯机构: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Rice and Byproducts Processing, China
关键词:
油茶粕多肽;小鼠;免疫调节功能
摘要:
为探究油茶粕多肽对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以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免疫脏器指数,血清半数溶血值(HC_(50)),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与吞噬率,2,4-二硝基氟苯(DNFB)致敏所致耳肿胀度为指标,研究不同剂量油茶粕多肽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250、500、1 000 mg/kg bw)的油茶粕多肽均可抵消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免疫功能降低的作用,说明油茶粕多肽均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P<0.05)。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试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的油茶粕多肽均能显著提高免疫正常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P<0.05)。油茶粕多肽是一种良好的免疫刺激物,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机能。
语种:
中文
展开
响应曲面法优化油茶粕蛋白提取工艺
作者:
龚吉军;黄卫文;钟海雁;王挥;唐静
作者机构:
教育部经济林栽培与保护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04
会议名称:
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会议时间:
2013-09-01
会议地点:
福州
会议论文集名称:
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
关键词:
油茶粕;蛋白质;提取工艺;响应曲面法
摘要:
在探明油茶粕蛋白等电点(pI=4.6)的基础上,采用碱溶酸沉法,研究了油茶粕蛋白的提取工艺.运用Design-Expert 7.1Trial统计分析软件,对油茶粕蛋白的碱提工艺条件进行了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了最佳的碱提工艺条件,即料液比1:25、浸提液pH值10.4、浸提时间2.42h、浸提温度49.2℃.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65.83±2.45%(n=4),与模型预测值(64.97%)无显著差异(p>0.05).
语种:
中文
展开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作者:
李圣陶;龚吉军;周昱;吴敏;徐敦明;...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34(13):373-377 ISSN:1002-0306
作者机构:
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李圣陶; 龚吉军; 唐静; 杨自洁; 王立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昱; 吴敏; 徐敦明]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固相萃取(SPE);功能化修饰;研究进展
摘要:
多壁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管状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高比表面积,是一种优秀的吸附材料。本文综述了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技术在农药残留、金属离子、多环芳烃化合物等分离富集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