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思想对乡村振兴的哲学启示
作者:
姜雅思;杨鑫铨
期刊: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44(1):33-40 ISSN:2095-0063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杨鑫铨; 姜雅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乡村振兴;王阳明;基层治理;共同富裕;乡村教育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王阳明哲学则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王阳明曾制定、发布《南赣乡约》,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设文明良好的乡风,使政府在当地形成了高效的治理,这可以为我国当代的基层治理提供经验...展开更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王阳明哲学则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王阳明曾制定、发布《南赣乡约》,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设文明良好的乡风,使政府在当地形成了高效的治理,这可以为我国当代的基层治理提供经验。“万物一体”思想承接张载、程颢而来,并在良知学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发展,强调宇宙万物在本体层面上的一体无间,而在王阳明哲学的视域下来看,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的持续存在,正是由于万物的割裂、一体的丧失。教育问题同样是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之一,就“知行合一”思想来看,道德教育和实践教育彼此贯通、一体两面、相互促进,前者是知,后者是行,二者共同发展,才能为乡村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义
作者:
陈石明;刘淑琪
期刊: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22(03):11-18 ISSN:1672-4917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山西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刘淑琪] 山西大学;[陈石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意义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明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的逻辑为中心的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资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克服了物质主义单向度现代化的局限;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解决了西方式现代化的生态赤字;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人类共同未来的现代化,避免了国强必霸的文明冲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文明意义,对于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语种:
中文
展开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作者:
陈石明;魏雨虹
期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39(03):1-8 ISSN:1009-5128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004;[魏雨虹; 陈石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渊源;核心要义;时代价值
摘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传承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旨向;坚持"两个结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提升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是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必然之举.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语种:
中文
展开
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模式转换的理论资源
作者:
郭一均;邓集文
期刊:
公关世界,2024年(12):80-82 ISSN:1005-3239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多元治理理论注重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可以为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模式转换提供指导。参与民主理论的要义在于多元主体的参与,正是如此,该理论能够成为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模式转换的另一理论资源。包容性治理具有治理主体的差异性、协商合作的重要性、社会利益的共享性等特征。包容性治理理论由此能够成为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模式转换的又一理论资源。
语种:
中文
展开
承认政治视域下的包容性风险治理
作者:
邓集文;唐子旺
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48(2):35-40 ISSN:2096-6431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唐子旺; 邓集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承认政治;包容性风险治理;理论担负;实践进路
摘要:
包容性风险治理是系统风险压力下风险治理转型的重要理念、框架或模式。它是基于多元主体参与风险决策议程的基本框架。多元主体参与必然涉及承认政治的话题。承认政治因其与包容性风险治理相契合而可以成为诠释包容性风险治理的一种视域。...展开更多 包容性风险治理是系统风险压力下风险治理转型的重要理念、框架或模式。它是基于多元主体参与风险决策议程的基本框架。多元主体参与必然涉及承认政治的话题。承认政治因其与包容性风险治理相契合而可以成为诠释包容性风险治理的一种视域。承认政治理论发轫于黑格尔,在马克思、泰勒、霍耐特、哈贝马斯等那里得到了发展。承认政治是包容性风险治理的理论担负。它为包容性风险治理预设伦理基础、提供合作前提、设定行动方向。走向承认,即包容多元治理主体,相互承认风险解释权,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包容性风险治理的实践进路。包容性风险治理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正因如此,风险治理会合乎逻辑地走向包容性风险治理。包容性风险治理必将成为各国风险治理实践的创新向度。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探析
作者:
唐子旺;邓集文
期刊: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4年24(2):50-55 ISSN:1671-1750
作者机构:
[唐子旺; 邓集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
摘要:
人工智能自20世纪50年代兴起以来高速发展,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对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融合逐步加深,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也已具备可行性。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具有相...展开更多 人工智能自20世纪50年代兴起以来高速发展,仅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对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融合逐步加深,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也已具备可行性。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具有相关性,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有其价值逻辑,即助推国家治理模式智能化转型、强化国家治理数据能力和提高国家治理决策水平。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面临现实挑战,包括技术应用风险、责任主体模糊和价值理性困境。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的推进路径是完善人工智能法律规范,构建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的管理机制,推动人工智能伦理建构。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一部突出问题导向与富有新意的著作——《中国城市环境邻避风险的包容性治理研究》评介
作者:
陈石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18(01):109-110 ISSN:1673-9272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陈石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摘要: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种公共设施的兴建,环境邻避风险已成为当前城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中国城市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阶段,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这一治理的现有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治理的效果。为此,必须进一步探索城市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新路向。方兴未艾的包容性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的思路。目前有些学者对邻避冲突、邻避现象的包容性治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城市环境邻避风险包容性治理的研究还显得薄弱,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对中国城市环境邻避风险的包容性治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探索
作者:
王律欣
期刊:
水文化,2024年(03):36-38 ISSN:2096-9945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在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分析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发现二者在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等方面存在相通之处,对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包括理论层面的创新和实践层面的现代化实践。这一路径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逻辑、核心内容与实现路径
作者:
陈灿
期刊:
文教资料(高中版),2023年(16):22-25 ISSN:1004-8359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陈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逻辑;核心内容;实现路径
摘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包括中华民族对精神生活高度重视的历史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对精神生活深刻探讨的理论逻辑,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精神生活长期探索的实践逻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国家层面,中国精神和文化自信得以彰显;社会层面,全体人民精神风貌得以焕发;个体层面,公民个体精神生活得以充实.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价值引领、文化支撑、网络建设、氛围营造和消费引导.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美丽中国建设的“人-空间”共塑路径
作者:
孙欢;张胧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17(04):20-27 ISSN:1673-9272
作者机构:
[孙欢; 张胧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美丽中国;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人格
摘要:
“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诗意呈现,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路径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果将“美丽中国”看成是“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它的“美”就体现为主体之美、社会空间之美、自然空间之美。从空间构成上来看,建设美丽中国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塑造美丽主体,即以生态人格塑造推动主体美丽蜕变;二是塑造美丽生产空间,即以绿色生产方式打造清洁高效生产空间;三是塑造美丽生活空间,即以绿色生活方式生产绿色低碳生活空间;四是塑造美丽自然空间,以生态治理还原宁静和谐美丽生态空间。在新时代,找寻“人-空间”共同向美奔赴的有效路径,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思想启迪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语种:
中文
展开
宰天者人:曾国藩鬼神思想发微
作者:
姜雅思;廖春阳
期刊: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40(05):35-40 ISSN:1673-0712
作者机构:
[姜雅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湖南大学 岳麓书院,湖南 长沙 410082;[廖春阳] 湖南大学
关键词:
曾国藩;鬼神;礼教;神道设教;宰天者人
摘要:
曾国藩的鬼神思想反对鬼神作为实体的真实存在,且表现出“宰天者人”的倾向。在与太平天国的斗争中,曾国藩倡五经而反《新约》,崇孔子而斥上帝,以理性主义的儒家礼教对抗神秘主义的宗教神权。曾国藩曾主持过求雨、祭祀龙王等活动,但其本意是通过“神道设教”实现其教化目的与政治目的,以稳定人心、消弭拜上帝教的神权影响为指向。在对天人关系的表述中,曾国藩所说的“天”主要是“义理之天”,而非人格神意义上的“主宰之天”;他强调“宰天者人”,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与决定性力量。
语种:
中文
展开
“智的直觉”与“理性的直觉”——牟宗三、冯契关于智慧的直觉之比较
作者:
康俊辉
期刊:
孔子研究,2023年CSSCI(02):146-155+160 ISSN:1002-2627
作者机构:
[康俊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智慧;智的直觉;理性的直觉
摘要:
康德认为人只有感触的直觉而能获得知识,但并无关于智慧的直觉,故不能把握智慧。牟宗三与冯契则认为人具有关于智慧的直觉,能把握智慧。牟宗三由先验论的、价值的立场肯断道德意识,由之开出迥异于感触直觉的智的直觉,以摄物归心的方式把握存在,获得智慧。牟宗三这一思路缺乏客观实在的基础,其哲思与牟宗三消化康德哲学、恢复儒家心性论的哲学关怀是有内在联系的。冯契以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基于感触直觉与理性直觉的互动统一,在现象与自在之物的统一互动及天人交互作用中认识存在的统一原理与发展原理,即智慧,这与冯契融汇中西马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哲学关怀是内在关联的。
语种:
中文
展开
PBL模式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甄凌
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2023年(31):129-132 ISSN:1674-9324
作者机构:
[甄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
关键词:
PBL模式;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
摘要: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和价值培养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构建"问题设计、组建小组、自主探究、课堂展示、成果评价"五位一体的PBL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少、内容多"的现实问题,有利于实现研究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而且也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实效.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共同富裕实现路径探析
作者:
陈石明
期刊:
安康学院学报,2023年35(05):1-8 ISSN:1674-0092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石明]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逻辑遵循;科学内涵;实现路径
摘要: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孜孜追求的宏伟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共同富裕的实现遵循特定逻辑:在理论逻辑上,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化的阐释中所蕴含的共同富裕思想;在历史逻辑上,传承中华民族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情怀,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实践逻辑上,践行党带领人民在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庄严承诺。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既要“做大做优蛋糕”,又要“切好分好蛋糕”;既要“物质生活富裕”,又要“提高生活品质”;既要“家庭富裕”,又要“国家富强”;既要“人人动手”,又要“人人共享”;既要“咬定目标”,又要“逐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坚持科学理念引导;健全经济增长机制;切实加强制度保障;完善分配调节体系。
语种:
中文
展开
数字社会视域下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挑战与进路
作者:
姚璐;邓集文
期刊:
湖南社会科学,2023年CSSCI(02):132-140 ISSN:1009-5675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00;[邓集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00;[姚璐] 湖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数字社会;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挑战;进路
摘要:
作为技术与文化联姻的产物,网络空间文化的精神特质是由技术与文化共同锻造。在数字社会,“以数赋能”“以数赋智”“以数赋值”成为网络空间文化“科技+文化+商业”新格局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数字社会的深度变革使得我国网络空间文化培育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面对文化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勾连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空间文化的指引、算法风险的工具理性掣肘网络空间文化价值理性的建构、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攻势侵蚀网络空间文化安全之基等挑战,如何加强数字社会下网络空间文化的培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迎接数字时代的重要节点上,基于数字社会的视域考察网络空间文化的新表征,剖析网络空间文化培育的现实挑战,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大数据智能媒体融合为创新动力、以人民至上为价值遵循的网络空间文化培育的路径,对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中的国家理性生态化
作者:
廖小平;张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17(03):14-22+58 ISSN:1673-9272
作者机构:
[廖小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廖小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张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国家理性;生态伦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
国家理性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维。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的系统工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在体制机制和国家理性上与之相适应。就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言,国家治理需要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治理对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善治目标,即推动国家理性的生态化转向,将生态理性上升为国家理性。现代生态伦理孕育了生态正义、自然价值、动物权利等核心理念,为生态价值观念、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理性的出场。为此,现代生态伦理需要跳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休止的范式之争,以“和”的尺度圆融争议,形成一种和合的生态伦理。明确国家理性生态化的实践路径,即引导治理主体依据和合的生态伦理,遵循平等原理进行天人交往、物我交往,对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时代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及研究的价值意蕴与实践
作者:
王梦颖
期刊:
活力,2023年(07):25-27 ISSN:1007-6263
作者机构:
[王梦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004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党史教育;党史研究;价值意蕴;实践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党史教育及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新时代高校开展的党史教育及研究为研究对象,从价值意蕴与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在价值意蕴方面,本文分析了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及研究的意义,包括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等方面。在实践方面,本文阐述了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及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对开展党史教育及研究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包容性治理:环境邻避风险治理的路向选择——一种基于理由的分析
作者:
邓集文
期刊:
乡村论丛,2023年(04):76-81 ISSN:2096-9651
作者机构:
[邓集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包容性治理;环境邻避风险;模式转换;方向选择
摘要:
环境邻避风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因而需要加以治理。当前环境邻避风险治理已成为各国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发展趋势来看,环境邻避风险治理应当迈向包容性治理。包容性治理能够有效化解环境邻避风险,吸纳公众意见的环境邻避决策具有政治合法性,容纳公众权利的环境邻避设施生产模式具有伦理品性,所以包容性治理应是我国环境邻避风险治理模式转换的路径与方向选择。
语种:
中文
展开
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探究
作者:
马晓涵
期刊: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22(19):58-59 ISSN:1673-5641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晓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重要的时代价值.红色文化资源是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高校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功能的协调发展.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文科背景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作者:
姜晓华
期刊: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06):147-151 ISSN:1008-7966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004;[姜晓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新文科;新法科;社会需求多样化;法学人才培养特色化
摘要:
随着卓越法治人才建设推进,我国法学教育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传统法学教育还存在特色性、职业性、多学科融合性不足等人才培养问题,法学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有必要厘清新法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因素,明确其通识教育、大众教育的学科定位,坚持师生双向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继而研究新法科的人才培养路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新法科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体制改革,提升中国法学教育的国际话语权.以改革培养方案为重要内容,以改革课程内容为关键环节,以改革师资评价为核心指标,精耕细作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法科教育.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