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演化渐变论与突变论的对立与兼容
作者:
杨烈祥;伍雅清
期刊:
外语教学 ,2019年40(01):42-46 ISSN:1000-5544
作者机构: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41008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410004;[伍雅清; 杨烈祥] 湖南大学
关键词:
语言演化;渐变论;突变论;原型语言;合并
摘要:
语言的物种特征必然要求语言起源和演化解释。渐变论以达尔文主义为基础,认为语言是人类在演化过程中为应对各种生存压力而逐渐获得的适应能力,最终陷入演化功能目的论陷阱;突变论以新达尔文主义为基础,认为句法合并是个体基因突变,但否认了前体单元或原型语言。语言演化需从根本上回答语言和其它动物交际方式之间的非连续问题。语言演化是渐变过程中的突变,合并是人类获得的没有跨语言差异的可遗传生物机能,原型语言或前体单元等则是渐变,语言演变表明了表型的发育可塑性。语言渐变和突变的兼容符合现代控制论和系统论思想,超越了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的二元对立。
语种:
中文
展开
汉语句法研究新图景——评Waltraud Paul教授的《汉语句法新视角》
作者:
杨烈祥
期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40(01):120-128 ISSN:1003-6539
作者机构:
[杨烈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汉语句法新视角》;评介;转换生成语法
摘要:
汉语是孤立型语言,同时又存在诸多不属于该语言类型的语法现象,如何对汉语表面特殊的语法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在类型学和跨语言比较等语言学研究中都有重要意义。Waltraud Paul教授的《汉语句法新视角》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以基本句法结构、语序和语类等诸多具有争议的语法现象为研究对象,解构了类型概括,对相关语言事实作了细致观察和精确描写,并作出合理解释。本书作者指出,汉语在三千多年的历时发展中一直是SVO语序,汉语中的前置介词、后置介词和形容词都是独立语类,汉语话题可以表达已知信息和新信息,句末语气词属于C中心语。本书作者最后指出,依据语序类型而得出的跨类和谐语序本质上是基于统计性的语序概括,因而不是普遍语法的组成部分。本书加深了对汉语语法的理解,证明了汉语与其它语言一样并存普遍性和特殊性,对推动世界范围的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
《参数再思考》述评
作者:
杨烈祥;何贞慧
期刊: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年50(5):794-798 ISSN:1000-0429
作者机构:
[杨烈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何贞慧]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参数再思考》;语言理论;理论建设
摘要:
原则与参数理论(Principle and Parameter Theory)自创立以来,在解释语言多样性与共性之间的张力时起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理论研究,在生成语言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不断受到质疑和批评.由Eguren、Fernández-Soriano和Mendikoetxea主编、剑桥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参数再思考》一书从理论建设和语言经验两方面考察了与参数理论相关的诸多问题.除绪论部分外,全书共收录10篇论文,分“差异与参数的本质”和“语言参数差异的个案研究”两部分.本文首先介绍全书主要内容,然后做一简评.
语种:
中文
展开
生物语言学的论题和前瞻
作者:
杨烈祥
期刊:
外语与翻译 ,2015年(3):43-48 ISSN:2095-9648
作者机构:
[杨烈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生物语言学;语言机制;语言遗传;语言演化
摘要:
生物语言学以语言天赋为理论前提探索语言的神经、基因和心理基础,以及种系发育和个体发育等物种特质,探寻制约语言多样性的普遍生物机制,最终实现语言生态多样性的生物统一性解释。语言知识是人类演化过程中获得的生物性基本知识,具有基因遗传性。因外部生态环境和系统自我组织等导致的语言差异符合生物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语言演化最终需要寻找相应生物神经和基因证据。生物语言学顺应了学科整合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宽阔的研究平台,促进了新研究模式的转变。
语种:
中文
展开
语言学理论建设的科学精神——评“语言能力合成观”的理论缺陷
作者:
周山;杨烈祥
期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31(4):140-143 ISSN:1007-4074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周山; 杨烈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语言能力合成观;语言习得;理论构建
摘要:
语言习得涉及了遗传天赋、语言经验和普遍认知功能。语言能力合成观认为人类只有在发展了六种或七种基本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习得语言。合成观运用了列举法,缺乏严格的判断标准和执行标准,无法穷举相关的认知能力。六种或七种认知能力之间缺乏系统性,不具有可证实性或证伪性,语言历时变化作为检验语言学理论的标准违背了建构语言学理论的基本要求。
语种:
中文
展开
外显与内隐知识的动态接口假说
作者:
周山;杨烈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2(5):115-118 ISSN:1673-9272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英语部/语言与教育技术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4;[周山; 杨烈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外显知识;内隐知识;动态接口;CLARION模型
摘要:
外显和内隐知识是本质不同的两种知识类型,但两者之间存在看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表现为两者之间的接口关系.无接口假说认为两种知识之间不存在转换关系,而接口假说(强接口假说和弱接口假说)则认为外显知识可以转换成内隐知识.人脑的生理基础和工作原理提供了外显和内隐知识相互转换的可能.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两种知识实现动态转换关系,即动态接口假说,CLARION模型可以解释动态转换关系.
语种:
中文
展开
外显语法指导的认知宏处理和微处理模式综述
作者:
杨烈祥
期刊: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2):68-71,77 ISSN:1674-1234
作者机构:
[杨烈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语言与教育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外显知识;语法知识;综述;二语习得;内隐知识;法的本质;外语教学;语法信息
摘要:
外语教学是否引进语法的本质是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有无接口的反映.无接口假说认为二语习得中的外显语法指导是一种空闲选择,而有接口假说则认为外显语法指导对二语习得有积极促进作用,提倡促进假说.外显语法指导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微处理和宏处理.微处理主要在输入的语法信息和已有的语法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或接口;宏处理通过输入认知处理分配认知资源,在中介语知识系统中建立长时记忆的心理表征,强化习得和输出过程中的自我监控,最终建立整个语言系统中的认知表征.
语种:
中文
展开
“语言能力合成观”质疑?
作者:
杨烈祥;阳志清
期刊:
外国语文 ,2008年24(2):93-97 ISSN:1674-6414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英语部,湖南,长沙 410004;[阳志清; 杨烈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语言能力合成观;普遍语法;认知能力;语言习得
摘要:
石毓智(2005)声称以"语言能力合成观"动摇了Chom sky的生成语法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普遍语法,并提出语言习得是人类六种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语言能力合成观反映了行为主义和经验哲学基础;六种认知能力只是人类习得的必要条件。对于解释语言习得,习得主体在习得过程中会受到无穷多的因素的影响,任何基于外部因素、经验性等非本质因素的解释都是偶然的,唯有基于大脑内部结构状态的描述和刻画才能对语言习得做出必然的解释。
语种:
中文
展开
组合采购拍卖的多因素投标机制设计研究
作者:
黄河;陈剑;徐鸿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2008年28(7):134-140 ISSN:1002-9753
作者机构:
[黄河]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陈剑; 徐鸿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采购拍卖;组合拍卖;机制设计;多因素投标
摘要:
采购组合拍卖指的是通过组合拍卖的方式进行多物品采购。在进行采购组合拍卖时,拍卖的机制设计不仅要考虑供应商——投标者的利益,同时还要考虑采购商——拍卖者的利益,也即拍卖的分配效率问题。然而,由于产品的成本函数往往是投标者的私有信息,投标者并不愿意暴露该信息,该私有信息的存在影响着机制实现分配效率。考虑到该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让投标者直接对物品组合进行“价格一质量”投标的多因素采购组合拍卖机制(MA—VCG—PQ),该机制具有分配有效、激励相容、个体理性和预算平衡的良好性质,同时避免了供应商成本函数信息的曝露。
语种:
中文
展开
非宾格失误解释与认知分析模型
作者:
阳志清;杨烈祥
期刊:
外语教学 ,2007年28(2):35-39 ISSN:1000-5544
作者机构:
[阳志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杨烈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外语部
关键词:
非宾格失误;过度被动;认知模型
摘要:
对于非宾格失误的解释,母语时态迁移、非目标词汇宾格化、分词过度概括和NP句法移位等理论假设都集中于非宾格动词的语义和句法的匹配关系,忽略了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因素,从而没有给出一个较完满的解释。语言失误是一个综合的认知过程。以认知为基础的失误分析模型,将失误的产生看成是在习得过程中多种认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语言习得从词汇化到句法化再到重新词汇化的基本认知过程,预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语种:
中文
展开
二语习得中的吸收假设
作者:
邓联健;杨烈祥
期刊:
外语教学 ,2006年27(3):46-50 ISSN:1000-5544
作者机构:
[邓联健; 杨烈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二语习得;吸收假设;吸收因素
摘要:
在二语习得研究链中,输入和输出都是习得的必要条件,但它们并不能充分地解释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本文在分析输入和输出假设的局限性的基础上认为。吸收的最大化与优化是二语习得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外语教学效率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吸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简化、推断、建构和重构等几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影响二语吸收的因素有语言因素、学习者个体因素、策略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语种:
中文
展开
解读《祝福》的女性意识
作者:
杨烈祥;邹巅
期刊:
湘南学院学报 ,2004年25(6):62-65 ISSN:1672-8173
作者机构:
中南林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邹巅; 杨烈祥] 中南林学院
关键词:
女性意识;女性文学;封建;男权;《祝福》;女性解放;探求;话语权;解读;呼唤
摘要:
作为女性文学文本,《祝福》致力于中国封建女性意识独立性的探求.在男权制社会里,女性基本上是以男性的存在而存在,男性控制着话语权,封建神权又在很大程度上使女性意识失去了独立性.从封建女性意识和思想角度反映中国妇女的命运,呼唤女性解放,《祝福》具有特别深刻的意义.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