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思考
作者:
詹文;沈守云;刘破浪;程会凤
期刊: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年(08):108-110 ISSN:1673-2499
作者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2.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与建筑系
关键词:
风景园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摘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我国中南地区成立较早的园林教育基地,2013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一直致力于进行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以期为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其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知识、能力、素质/人格三个层面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体系;(2)遵循专业办学规范,建立凸显自我特色的课程体系;(3)以知识传递为基础,自主训练为过程,方法启发为重心的教学方法改革;(4)以认知理解·应用训练·探索创新三层重叠式、螺旋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改革;(5)强化教学管理,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统一意识,不断自我完善。
语种:
中文
展开
乡村生态宜居景观数字化营建技术应用探析
作者:
詹文;程会凤
期刊:
新农业 ,2019年(21):83-85 ISSN:1002-4298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410004;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环境艺术与建筑系,湖南 长沙,410000;[程会凤]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詹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乡村;景观;数字化;生态宜居
摘要: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模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保障.景观营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从生态、功能、艺术、文化等多个方面,针对乡村生态宜居景观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客观化的有益实践.其内容主要应用方向包括:乡村景观信息模型(L I M)框架构建、乡村观赏植物种类选择与植物景观营造参数化模型构建、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乡村人文景观营造、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乡村绿色基础设施营建.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景观生态理论下的南宁青秀山旅游规划设计
作者:
杜晶晶;沈守云;廖秋林;詹文
期刊:
现代园艺 ,2016年(7):106-107 ISSN:1006-4958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1;[沈守云; 杜晶晶; 詹文; 廖秋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景观生态规划;风景名胜区;南宁青秀山
摘要: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中景观生态规划思想为主,通过对景观生态规划内涵的解读,以及对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规划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景观生态规划思想对于自然风景区规划的可行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高校校园植物文化的表达分析——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为例
作者:
丁杰;沈守云;廖秋林;詹文;罗忠
期刊:
现代园艺 ,2014年(16):117 ISSN:1006-4958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罗忠; 沈守云; 丁杰; 詹文; 廖秋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高校校园;植物文化;园林植物造景;景观设计
摘要:
高校校园环境在大学生的求学过程中扮演着特别的角色,校园植物作为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子们的健康成长还起着耳濡目染的教诲作用。本文通过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的分析,进行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的实践研究。
语种:
中文
展开
湖北省鄂州市吴都休闲景观带概念规划
作者:
肖遥;沈守云;廖秋林;詹文
期刊:
现代园艺 ,2013年(7):63-65 ISSN:1006-4958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004;[肖遥; 沈守云; 詹文; 廖秋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城市空间;植物景观;文化表达
摘要: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绿色柔性空间缺失,地域性精神表达缺失等问题。鄂州"吴都休闲景观带"概念规划注重生态环境改善,注重文脉延续,通过植物、文化两条线索贯穿其中,相依相随,共同变迁,以达到"人、景观、文化"的和谐共生,营造富有城市活力的全新城市道路景观带模式。
语种:
中文
展开
湖南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符号的解读
作者:
李鑫;沈守云;詹文
期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3):98-101 ISSN:1002-2767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李鑫; 沈守云; 詹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文化景观;湖南大学;符号学;文化传承
摘要:
为更好地营造大学校园文化,基于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以湖南大学校园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校园整体空间格局、有代表性的建筑和景观节点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调查和现场测绘的方法,对湖南大学优秀的校园文化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湖南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在符号学上具有语构、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的表征现象。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