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旱地粮-药型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
			陈纯;谭斌;杨正海;夏洪武;杨光立;...		
					期刊:
			作物研究,2004年18(1):15-18 ISSN:1001-5280		
								作者机构:
			[孙玉桃; 李林; 杨光立; 谭斌; 陈纯]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杨正海] 新晃侗族自治县农业开发办公室;怀化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何谦] 中南林学院;[夏洪武] 湖南省怀化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关键词:
			栽培;耕作制度;间作套种;旱地作物;药材		
					摘要:
			为提高丘陵旱地的经济效益,2002~2003年在新晃进行了粮-药型高效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杭白菊/糯玉米投产比最高,每公顷纯收入为33 645元,投产比为1:6.32;其次为杭白菊/糯高粱,每公顷纯收入为32 019元,投产比为1:5.34;丹参、杭白菊、半夏/春玉米三种模式,每公顷纯收入分别为23 802,30 113.42和27 146.4元,投产比分别为1:4.53,1:5.01和1:2.91.粮-药型高效模式,采用分带种植,合理安排主、副作物的茬口衔接,中药材选择耐荫、植株矮小、前期生长慢的品种,而间套春玉米、糯高粱、糯玉米等选择早熟、优质、高产、植株紧凑的品种,实现高矮作物的合理配置.春玉米、糯玉米的密度以每公顷1.5万~1.8万株、糯高粱以2.25万~3.0万株为宜.采用覆盖育苗移栽,错开作物茬口,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促进主副作物平衡增产.		
					语种:
			中文		
		
	展开